2025年5月7日至8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物流管理系联合北京格瑞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在学院SC314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为期两天的“Anylogistix供应链优化仿真软件”专题培训。活动特邀该公司高级工程师杨杰担任主讲,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深入探讨了供应链设计、动态仿真及优化策略的前沿应用。
培训首日,杨杰工程师以企业真实场景为切入点,详细解析了Anylogistix软件的数据处理逻辑。他强调,供应链优化的核心在于数据的精确性与逻辑的严谨性。例如,单位价格与价值的区别需结合产品属性动态计算,而发货时间的设定必须考虑实际运输限制。针对数据量较大的场景,杨杰工程师演示了如何通过软件实现高效的数据匹配和表格转换,并指导学员利用Python脚本批量处理数据文件。
在软件功能演示环节,杨杰工程师通过绿地分析(GFA)和网络优化模块,展示了仓库选址与路径规划的全流程。借助真实地图数据,学员直观看到客户需求点分布如何影响仓库位置选择,以及运输成本、库存策略的动态联动效应。此外,他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案例,演示了如何评估产能波动、库存变化及突发风险(如牛鞭效应),强调仿真技术需与实际业务灵活结合。
培训次日聚焦代码实现与策略校准,杨杰工程师讲解了数据清洗、唯一标识生成等关键技术,帮助学员解决版本更新导致的表单兼容性问题。在库存管理环节,他剖析了软件库存调配策略的优化逻辑,指出随机设置可能引发供需偏差,需结合历史数据动态调整。进一步地,杨杰工程师针对Anylogic软件展开操作流程讲解,并结合竞赛数据进行模型案例示范。
互动讨论环节围绕软件局限性展开热议,杨杰工程师坦言,尽管Anylogistix能模拟多数供应链场景,但极端天气、交通拥堵等现实变量仍需人工经验补充。例如,网络优化模块难以动态响应新增需求点,需预设多期限方案以平衡灵活性与成本。此外,热力图分析虽可辅助仓库布局调整,但客户常基于区域经济特点微调方案,凸显了仿真结果与实际落地的差异。
培训尾声,物流管理系主任总结指出,供应链仿真技术是智慧物流的核心工具,但唯有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方能释放其战略价值。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助力师生与企业在供应链创新领域共谋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