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下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智库论坛的第十八讲在SC412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王大维教授,以“人类vs大语言模型的创造力:人类和大语言模型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大规模比较”为题作学术报告,吸引各系师生代表50余人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王大维维围绕其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比较人类与大型语言模型(如GPT-4、DeepSeek-R1等)在发散性创造力上的表现。他介绍,研究采用经过验证、基于算法评分的创造力测评工具——Divergent Association Task(DAT),分析了约10,000名人类参与者和超过200,000条模型生成的回应。结果显示,人类在平均创造力得分上略高于 LLMs,但在人类样本中表现出更大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在创造力分布的高端,展现出更高的独创性,而这一点是目前所有测试模型都
无法企及的。研究揭示了人机在创造力生成机制上的根本性差异。
在此基础上,王教授指出了人机创造性合作的未来研究方向。例如,在营销领域中,人类专家可以生成初始创意概念,而LLMs系统地探索这些基础想法的变体和扩展。在创意写作中,人类作者可以建立核心叙事前提,再由LLMs协助生成多样化的剧情可能性。这些互补关系结合了两者的独特优势——人类的直觉理解和情境意识结合AI驱动的系统探索。
讲座过程中,现场师生还扫码参与了“发散联想任务(DAT)”,亲身体验了创造力评估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在问答环节,王大维教授的分享引发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王梦梦、荆莹等老师结合自身研究与王大维教授进行了深度交流,大家围绕着实验设计与技术实现等内容展开了跨学科研究的广泛探讨。与会师生在思辨、体验与探索中受益良多。

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大语言模型的理解,更为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商学院智库论坛作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将继续邀请更多知名学者来校分享,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
